合肥工业大学论坛|合乐不为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851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简介及师资力量、各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8 10: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院简介
自1959年创建精密机械仪器本科专业以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有50多年的发展史。目前,学院设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系,现有教师及管理人员6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7人(其中教授13人,包括“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学院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精密仪器及机械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讲座教授岗位(台湾大学范光照教授被聘为特聘教授、美国Oakland University杨连祥教授被聘为讲座教授),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学院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24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0余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学院拥有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现代精度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测量实验室、211工程重点建设研究室等研究基地,设有中心实验室、本科生、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等实践基地,其中的测控中心实验室被列为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安徽省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曾多次获得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一等奖和安徽省的特等奖,连续多年多次获得“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和安徽赛区一等奖。

学院与日本群马大学工学部签订了教育与学术交流协议,符合条件的本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可互派学习、培训。另外,符合条件的学生也可与美国的大学、台湾地区的大学进行交流。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0:10:06 | 只看该作者
系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其前身为1959年创建的精密机械及仪器本科专业,经历了由机械一系、精密仪器系、仪器仪表学院到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学院变迁,学科由获批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机械部重点学科、安徽省重点学科的学科发展过程,成为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1981在全国首批获得“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工学博士授予权,1996年全国进行专业改造,变为现在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1年获批了安徽省“精密仪器及机械”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了“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光电信息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4年被批准设立安徽省高等学校“现代测试与制造质量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列入学校首批211工程建设学科,200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安徽省列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本系共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5人。本系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一人。
本系下设三个教研室:检测技术教研室、智能控制教研室和精密机械教研室。
本系设置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建立在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综合性高新技术专业,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测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本专业向自动检测与智能控制方向飞速发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现代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通用或专用测控设备及智能化仪器的设计制造,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研究和系统设计,及其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测量与控制领域内均发挥着主导专业的作用。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标准的指导思想安排本科教学,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0: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精密机械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分析、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技术、工程光学、检测技术、测控电路、控制技术与系统、质量工程导论。其中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技术,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精密机械设计为精品课程。
本科生培养特色:本专业以精密仪器和精密机械设计及检测、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为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和信息等领域基础知识和综合研究的能力。
本系的主要科研方向:5年来,测控技术与仪器系教师主持研究了众多科研项目,凝练了微纳测量、仪器精度理论及应用、现代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及计算机机辅助设计等研究方向,并取得令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
邮政编码: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科技楼三楼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联系电话:0551-2901631-601
联系人:胡  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0:11:33 | 只看该作者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于2002年,下设三个教研室:几何光学教研室、波动光学教研室和光电测量教研室。现有教师23人,其中“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70%。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系拥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即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工程,以及相应的三个硕士授权点。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4名。设有机器视觉与光学测量研究所、光纤技术与环境光学检测研究所、光学全场无损检测长江学者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
本科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4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二十一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与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光电成像技术、光电信息探测、获取、处理和显示技术及光电系统集成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特色:培养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信息方向、光电测量方向和光电子器件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科技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应用基础课,注重实践教育环节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知识诸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专业主要课程有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光学系统设计、通信原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及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特色课程有精密机械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光纤通信技术、光纤传感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光电检测技术、光学测量技术、光谱学、光纤通信技术、光电成像原理及技术、光无源器件、光电子学及器件、光学加工、仪器电路、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环境光学技术等。
本系的主要科研方向:
(1)、测量误差与仪器精度理论
(2)、机器视觉及应用
(3)、自动光学检测技术
(4)、光学散斑全场测量技术
(5)、微纳显微成像测量技术
(6)、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7)、光纤光电子学
(8)、环境光学检测技术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
邮政编码: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科技楼四楼405室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联系电话:0551-2904629-18   
联系人:陈晓怀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0:12:28 | 只看该作者
全院教师
学院现有教师5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含兼职)、教授及研究员15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6人、在读博士13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范光照  谢  康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杨连祥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谢  康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余有龙


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李维诗  姜海明


教授(研究员)

于连栋  王永红  卢荣胜   余晓芬   余有龙   张     李维诗   陈晓怀  金施群   胡鹏浩  姜海明  徐从裕
费业泰

黄强先  谢  康


副教授(副研究员)

刘     刘文文  刘志健   刘善林  吴     张     李     李保生  李建权   杨永   陈       苗恩铭   洪占勇   

胡     党学明  夏豪杰   陶晓杰   黄  


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

王会生    王宏涛   付     刘巧云   周耀新


讲师(助理研究员)


  刘芳芳    张    张腾达 李红莉  杨    陈丽娟  郎贤礼 夏    高大军    程真英  樊  


实验师(工程师)

丁苏红    艾竹君



新进博士

张       董  宁  舒双宝     




注:以上人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合肥工业大学论坛|合乐不为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5-1 02:29 , Processed in 0.04388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